鋼化玻璃作為一種常用的安全玻璃,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是物理鋼化法。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玻璃鋼化后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缺陷,而白霧就是其中之一。鋼化過程中常見的白霧按形成的位置大概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中部白霧、邊部白霧、整版白霧、規律間隔性白霧、無規律間隔性白霧。那么怎么去除呢?內蒙古鋼化玻璃墨晶玻璃告訴您。
玻璃中間部位出現白霧:玻璃中間部位出現白霧一般是在剛開始生產時或長時間停產后恢復生產時。此類鋼化白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剛進爐時下部受到陶瓷輥道的傳導加熱,上部受到輻射加熱和強制對流加熱,過熱的陶瓷輥道使得玻璃的下部溫度高于上部溫度,由于玻璃下表面的熱膨脹,玻璃的四周向上彎曲,玻璃重量集中于玻璃中部,導致玻璃中部與陶瓷輥道反復摩擦產生白霧。隨著連續生產,玻璃進爐時帶走了輥道的熱量,玻璃上下面溫差逐漸減小,玻璃的白霧程度會減輕。一般可以通過增加上部噴氣、增加上部溫度或者降低下部溫度解決。
玻璃邊部出現白霧的原因有:剛進爐時上部溫度高于下部溫度,使得玻璃邊部向下翹曲,玻璃重量集中于邊部與輥道摩擦產生;原先的小規格玻璃長時間與陶瓷輥摩擦產生磨損后,使得玻璃與陶瓷輥接觸處低于原陶瓷輥的高度,更換大規格玻璃后陶瓷輥不水平導致,如圖2所示。解決辦法有:增加下部溫度或減少上部溫度;在玻璃上撒硫磺粉。
玻璃整個版面均有白霧:玻璃整個版面均有白霧主要是由于相鄰陶瓷輥速度不一致或存在水平差。生產中出現整版面白霧的原因有:陶瓷輥斷裂或陶瓷輥軸承損壞;傳動皮帶斷裂或太松;陶瓷輥變形;陶瓷輥安裝時高度不一致;相鄰電機帶動的陶瓷輥數量不一致,導致陶瓷輥速度不一致。解決辦法有:更換陶瓷輥或更換陶瓷輥軸承;重新接傳動皮帶;更換陶瓷輥;重新校準陶瓷輥高度;更改電機帶動的陶瓷輥數量。

玻璃表面有規律的白霧:玻璃下表面出現間歇性的白霧,且間隔為陶瓷輥的周長,這是由于陶瓷輥上粘有碎玻璃渣等雜質造成。解決方法是停機降溫,鋼化爐降至室溫后用砂紙打磨陶瓷輥并用清水清洗。在生產中應注意防止碎玻璃進爐。
無規律間隔性白霧:無規律間隔性白霧通過鋼化工藝與設備水平的調整均無法解決,將螺紋陶瓷輥換為普通陶瓷輥后白霧消失。此類白霧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玻璃與螺紋輥接觸時溫度不均勻,使得玻璃局部發生變形,變形處與陶瓷輥摩擦產生。鋼化爐內的白霧幾乎都能通過加升華硫熏爐解決或減輕。升華硫與氧氣和玻璃中的鈉成分發生反應,在輥道表面形成一層硫酸鈉薄膜,起到潤滑和保護作用,有效減少細小玻璃屑對輥道的黏附,而且還提高了玻璃制品的外觀質量,延長了輥道的使用壽命。但出于環保因素和對操作人員的安全保護,生產中應盡量少用升華硫。
通過分析物理鋼化玻璃白霧的成因,找到相應解決方法:玻璃中部出現白霧時增加上部溫度或降低下部溫度;玻璃邊部出現白霧時通過增加下部溫度和減少上部溫度或者熏爐解決;整個版面出現白霧時可以查看陶瓷輥轉速是否匹配;出現有規律的白霧通過停機打磨陶瓷輥解決;出現無規律間隔性白霧通過將螺紋陶瓷輥換為普通陶瓷輥解決。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